风骨
学习:173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0 18:08:09
风骨,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,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。以“风骨”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。“风骨”用来品评人物,始于汉末,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,如《宋书·武帝纪》称刘裕“风骨奇特”,《世说新语·赏誉门》刘孝标注引《晋安帝纪》称王羲之“风骨清举”,《南史·蔡撙传》称蔡撙“风骨鲠正”等。
风骨的拼音
拼音:fēng gǔ 繁体字:風骨
词典解释
-
风骨
- 顽强的风度、气质 strength of character
- 写字、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、有力量 vigour of style
国语词典
風骨
-
堅強不屈的性格。
- 晉書.卷一三○.赫連勃勃載記:「其器識高爽,風骨魁奇。」
- 唐.高適.答侯少府詩:「性靈出萬象,風骨超常倫。」
-
風格與精神。
- 魏書.卷八十二.祖瑩傳:「文章須自出機杼,成一家風骨,何能共人同生活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