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姓
学习:209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7 17:53:19
百姓(英文:people),读音bǎi xìng,汉语词语,意指人民,民众,也指百官,例句有“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,黎民百姓流离失所,不得安宁”。 相关句子有“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:有驼背的老人,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,顽皮的小孩,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”,出自杨朔《昨日的临汾》。相关近义词有庶民、苍生、子民,反义词有官吏、国君。
百姓的拼音
拼音:bǎi xìng
词典解释
-
百姓
- 普通人——相对于官员、干部而言 common people
- 并皆暴犯百姓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- 百姓多闻其贤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- (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)
国语词典
百姓
-
百官族姓。古時貴族以其所封之地為姓,故稱為「百姓」。
- 書經.堯典:「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協和萬邦。」
- 史記.卷一.五帝本紀:「九族既睦,便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合和萬國。」
-
泛指一般平民、國民。
- 易經.繫辭上:「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鮮矣。」
- 文選.袁宏.三國名臣序贊:「夫百姓不能自治,故立君以治之。」
- 儒林外史.第四十回:「我和你們眾百姓在此痛飲一天,也是緣法。」
近义词: 布衣 平民 黎民 小兒 赤子 庶民 人民 子民 蒼生
反义词: 國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