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动干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13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0 17:21:4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大动干戈,是汉语成语,原指大规模地发动战争,后比喻没有必要地大张声势。例句有“这样的小事情,不必大动干戈吧”。 该成语出自先秦孔子《论语·季氏》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业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”。用法为动宾式,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 相关句子有“晁梁被那光棍魏三的搅乱,谷大尹的胡断,致得那晁思才、晁无晏俱算计要大动干戈,就是晁梁也自生疑虑”,出自《醒世姻缘传》四七回。近义词有大张旗鼓、大打出手等,反义词有偃旗息鼓、鸣金收兵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动干戈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dà  dòng  gān  gē 繁体字:大動干戈
词典解释
   -   大动干戈   -  干戈:古代两种兵器。指进行战争 stage a war 
- 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make a big fuss over  
-  比喻大费手脚 take effort to do 
-  也指大打出手 attack brutally;strike violently 
 
 干戈:古代的两种武器。大规模地进行战争。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大动干戈出处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业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使用例句
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,那知全出乎意料之外,并且
大动干戈,用兵征剿。
大动干戈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大動干戈  
  -  干、戈,古代用以作戰的兩種兵器。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激烈,後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、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