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外之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56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17:14:4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言外之意,汉语成语,中性词,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。例句有“间有一二不尽之言,言外之意,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,是他一枝一节好处”。 出自宋代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下卷中的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、句中有力,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”。该成语偏正式;常作主语、宾语使用。 近义词有弦外之音、意在言外、音在言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言外之意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yán  wài  zhī  yì 
词典解释
   -   言外之意   -  含蓄而没有明白指明的意思 implication;meaning underneath the words;read between the lines;what is actually meant 
 
 指有这个意思,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。
言外之意出处
宋·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必能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,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,然后为至矣。”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,句中有力而纡余,不失
言外之意。”
使用例句
间有一二不尽之言,
言外之意,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,是他一枝一节好处。
言外之意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言外之意  
  -  話裡沒有明說而間接透露的意思。  - 清.鄭燮.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:「間有一二不盡之言,言外之意,以少少許勝多多許者,是他一枝一節好處。」
  近义词: 弦外之音 弦外有音 意在言外 音在弦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