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三不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03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8 20:30:1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不三不四,是汉语成语,意思是形容不正派,不像样子,也形容不伦不类。例句有“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”。 该词出自明代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的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用法为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形容人的品行不好。 相关句子有“像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!”出自《儒林外史》三回。近义词有不伦不类、非驴非马等,反义词有中规中矩、堂堂正正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三不四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bù  sān  bù  sì 
词典解释
   -   不三不四   -  不正派 shady  
-  不伦不类,不像样子的 neither fish,flesh nor fowl;nondescript  
-  不严肃的或不实事求是的 frivolous  
 
 指不正派,也指不象样子。
不三不四出处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七回:“这伙人
不三不四,又不肯近前来,莫不要攧洒家。”
使用例句
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!
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!
不三不四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不三不四  
  -  不像樣、不正派。  - 水滸傳.第七回:「這夥人不三不四,又不肯近前來,莫不要攧洒家。」
- 儒林外史.第三回:「像你這尖嘴猴腮,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,不三不四,就想天鵝屁喫。」
  近义词: 不倫不類 不正經   反义词: 正大光明 正正經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