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龙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16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17:13:5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跑龙套,又称文堂、流行或特约演员,是京剧(台湾称国剧或评剧)的术语,指扮演随从等的配角。龙套演员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单位(称为堂),一般舞台上多用一堂或两堂,扮演剧中的侍从或兵卒,负责助威呐喊或烘托声势,用以表示人马众多,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。之所以会称“龙套”,则是因为戏服上往往绣有龙纹之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跑龙套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pǎo  lóng  tào 繁体字:跑龍套
词典解释
   -   跑龙套   -  戏曲用语,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。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 play an insignificant role;(Fig) be a utility man 
 
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,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。
跑龙套出处
沈从文《
跑龙套》:“
跑龙套在戏台上象是个无固定任务角色,姓名通常不上海报,虽然每一出戏文中大将或寨主出场,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几个转,而且要严肃认真,不言不笑,凡事照规矩行动,随后才必恭必敬的分站两旁。”
使用例句
你记得吧,在文工团里时,一唱平戏就叫我
跑龙套。
跑龙套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跑龍套  
  -  本為戲劇舞臺中,扮演助威吶喊、虛張聲勢的隨從或兵卒。後引用為替別人做些陪襯或幫閒打雜等無關緊要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