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瘦如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60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08:39:5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骨瘦如柴,汉语成语,释义为瘦得像干柴一样。形容人极度消瘦。例句“由于缺乏营养,小萝卜头长得骨瘦如柴。” 出处为宋代陆佃的《埤雅·释兽》:“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瘦,故谓之豺。” 近义词有瘦骨嶙峋,形容枯槁。反义词有大腹便便,身强力壮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骨瘦如柴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gǔ  shòu  rú  chái 
词典解释
   -   骨瘦如柴   -  形容消瘦到极点 thin as a lath;be skin and bone;be reduced to mere skeletons;have emaciated limbs  - 延及岁余,奄奄待尽,骨瘦如柴,支枕而卧。——《警世通言》四回
 
 
 形容消瘦到极点。
骨瘦如柴出处
宋·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:“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瘦,故谓之豺。”
使用例句
刘姥姥看着凤姐
骨瘦如柴,神情恍惚,心里也就悲惨起来。
骨瘦如柴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骨瘦如柴  
  -  形容非常消瘦的樣子。  - 儒林外史.第五回:「後來就漸漸飲食不進,骨瘦如柴,又捨不得銀子喫人參。」
  反义词: 大腹便便 腸肥腦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