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星戴月
学习:278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16:57:01
披星戴月,汉语成语,意思是身上覆盖着星光,头上顶着月色,形容夜间劳作、赶路或早出晚归。相关例句有“他披星戴月地忙于工作,已有数月没有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”。 该成语出自明代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“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”。联合式,作谓语、定语,是中性词。 相关句子有“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,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。”出自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十章,近义词有早出晚归、废寝忘食、夜以继日等,反义词有悠闲自得、游手好闲、玩岁愒时。
披星戴月的拼音
拼音:pī xīng dài yuè
词典解释
-
披星戴月,披星带月
- 披星光,顶月亮。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,辛劳奔波 travel or toil night and day
- 击剑夜深归甚处,披星带月折麒麟。——唐· 吕岩《七言绝句》
身披星星,头戴月亮。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,十分辛苦。
披星戴月出处
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的:“这大的孩儿
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使用例句
经过二十多天
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,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。
披星戴月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披星戴月
-
形容早出晚歸,旅途勞累。
- 幼學瓊林.卷二.天文類:「披星戴月,謂早夜之奔馳。」
近义词: 櫛風沐雨 早作夜息
反义词: 玩歲愒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