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兵之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30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1 08:59: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缓兵之计是汉语成语,释义为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。例句为“这样办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。” 缓兵之计出自明代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“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主要用作主语、宾语。 缓兵之计近义词权宜之计,反义词兵贵神速、速战速决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缓兵之计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huǎn  bīng  zhī  jì 繁体字:緩兵之計
词典解释
   -   缓兵之计   -  使敌方延缓进军的计策 the strategy of stall of immediate attack by enemy;stratagem to gain a respite  - 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 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 
-  后用以比喻拖延时间使局势暂时缓和的策略 stalling tactics  - 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,拖到第二天再决定。——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乾河上》
 
 
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。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。
缓兵之计出处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九回:“孔明用
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
使用例句
话大决意要杀陶三,监生恐闹出事来,原为
缓兵之计。
缓兵之计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緩兵之計  
  -  使敵人延緩進攻的計策。三國演義.第九十九回:「孔明用緩兵之計,漸退漢中,都督何故懷疑,不早追之?」比喻暫時設法拖延時間,使事態緩和的方法。老殘遊記.第二十回:「許大決意要殺陶三,監生恐鬧出事來,原為緩兵之計,告訴他有種藥水,名:『千日醉』,容易醉倒人的,並不害性命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