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重难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03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0 16:40:3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积重难返,汉语成语,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、作风或习惯,不容易革除、改变,例句为“无如积重难返,不惟地方上不见些起色,久而久之,连那些地方官,也就视为具文”。 该成语出自清代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0卷:“掌禁兵,筦枢要,遂致积重难返,以至此极也哉。”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含贬义。 该成语近义词为根深蒂固、积性难改,反义词为拨乱反正、痛改前非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重难返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jī  zhòng  nán  fǎn 繁体字:積重難返
词典解释
   -   积重难返   -  积存的问题或陋习很深,难以改变 bad old practices die hard;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deep-rooted practices;ingrained habits cannot be cast off overnight 
 
 重:程度深;返:回转。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
积重难返出处
《国语·晋语》:“重,无乃难迁乎?”
使用例句
无如
积重难返,不惟地方上不见些起色,久而久之,连那些地方官,也就视为具文。
积重难返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積重難返  
  -  長期所形成的不良習慣與弊病,難以改變。  - 清.趙翼.二十二史劄記.卷二十.唐代宦官之禍:「實由于假之以權,掌禁兵,筦樞要,遂致積重難返,以至此極也哉。」
  近义词: 積習難改   反义词: 痛改前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