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屋建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26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2 13:16:5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高屋建瓴(líng)是汉语成语,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例句有“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,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,振摆超腾,高屋建瓴,雄浑奔放。” 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地势便利,其以下兵于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偏正式,作谓语、定语,是褒义词。 高屋建瓴近义词有高高在上、居高临下、居高不下等,反义词有螳臂当车、蚍蜉撼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屋建瓴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gāo  wū  jiàn  líng 
词典解释
   -   高屋建瓴   -  在高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。比喻居高临下,势不可挡 operate from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as pouring water off a steep roof  - 加兵诸侯,如高屋之建瓴,水神皋天邑,以先得者为上计。——宋· 周邦彦《汴都赋》
- mao*泽*东洞察全局,高屋建瓴,在指导革命战争中表明了非凡的英明和伟大的气魄
 
 
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
高屋建瓴出处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地势便利,其以下兵于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
使用例句
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,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,振摆超腾,
高屋建瓴,雄浑奔放。
高屋建瓴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高屋建瓴  
  -  建,傾倒。瓴,水瓶。高屋建瓴指自高處往下倒水。比喻居高臨下,形勢無法阻擋。  - 宋.曾極.金陵百詠.天門山:「高屋建瓴無計取,二梁剛把當殽函。」